基股三人行 视频

  • 阅读 1151
  • 格式
  • 大小 0B
  • 百度网盘
  • 2010-10-25
  • 收藏

  《基股三人行》是由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制作的投资者教育系列动画片,每一集宣传一个理念。现在社会投资理财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投资?如何理财呢?怎么投资才能赚钱?怎么投资才能少风险?怎么理财才能收益大?《基股三人行》为您传授投资理财方面知识。为您排忧解难,为您寻找获益最大最便捷的方式。

  “理财”一词,最早见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报端。随着我国股票债券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市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财”概念逐渐走俏。 个人理财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个人 资产品种和个人负债品种,共同外汇、基金、股票、债券、存款和人寿保险等属于个人资产品种;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则属于个人负债品种。一般来说理财在中国起源于春秋,在战国发展壮大,到汉朝臻于成熟。标志是司马迁的《史记》其中的《货殖列传》。

  投资理财三大潜规则

  潜规则之一:免费荐股有陷阱[1]

  【潜规则表现】

  市民赵女士反映,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免费推荐股票的热线电话,于是打了过去,接线员为她热情推荐了几只股票,还建议她交纳会员服务费,可以享受更全面的理财服务,她汇款3680元后,获得了一只据说可以“保证赚钱”的股票,她买了5000股,没想到一周时间赔了1万多元。

  【专家提醒】

  目前许多网站、电视上都有类似的荐股热线电话,背后都有理财咨询公司在操纵,雇佣一批证券分析师,名义上是免费推荐股票,实际上是诱骗股民入伙,成为会员,按期交纳服务费。普通消费者不应轻信专家,不迷信涨停股,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电话、身份号码、银行账户、证券密码等信息,不要轻信网站上的各种信息,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潜规则之二:预期收益莫轻信

  【潜规则表现】

  市民章先生反映:他2007年底在银行买了一款投资股市的基金理财产品,花了10万元。没想到现在只有6万多元了。当时银行推销人员说得可好了,该基金历史业绩排名靠前,年收益曾高达一倍以上,预期将来年收益30%,比银行存款强多了。结果购买一年后就赔了近一半。最令人气愤的是,银行销售完理财产品,就不再和他联系了,连个平信和电话都没有,而且基金公司每年还照收管理费。

  【专家提醒】

  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都会选择历史业绩作为亮点来宣传,但历史业绩不代表现在和将来,预期收益率只是用于宣传的一个数字,它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要有正确的判断,投资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投资对象,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潜规则三:销户必须到开户行办存折就得开张卡

  【潜规则表现】

  投诉人陈先生:我在长春上学时办了一张银行卡,现在想销户,可银行却表示销户必须到开户行。此外,现在银行要求“一卡一折”,办存折必须开银行卡,这合理吗?

  【专家提醒】

  银行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可能会设置行业潜规则,但这些规则必须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规定,并应提前公示告知。在碰

✅当您赞助下载文档后,您只能预览,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直接或间接盈利),下载后请24H内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热心网友分享赠送,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预览参考。

1、打开文档需要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Office、WPS、Pdf、Cad、Rar、Zip等。

2、如遇下载失败、解压失败、文档缺失等问题,请通过【反馈】按钮提交。

最新文档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