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来说,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它对于人品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小学生及时了解思想道德的内容,他们就可以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从小道德观念强,思想品德好的人,长大后是很少违法犯罪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不良道德习惯的人,往往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切实抓好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那么该如何来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呢?依我之见:首先要提高父母和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父母和教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一对父母影响着自己的后代,一个教师则影响着一群学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父母和教师的道德水平低,教育方法不当,又怎能教育好小学生呢?小学生天性爱模仿,作为父母,作为教师,与其空洞的说教,不如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曾经在某一学校有一学生患了淋巴癌,学校发动学生捐款。在捐款动员会上,全校教师纷纷带头捐献。教师的身教激发了学生的爱心,个别本来不打算捐款的学生,在教师的榜样和对同学的爱心的双重感召下,都克服了各自的困难,纷纷加入到了捐献的行列,结果是学生人人参加,所捐金额大超过了当初的设想。教师的垂范,收到了潜移默化之功。父母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父母和教师应切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其次,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重视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日前,有些学校一味的追求升学率,重视的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撇之一边。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了,思想道德水平就会随之提高。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有不少的事例都证明了有些学生成绩特别突出,而思想品德却一塌糊涂。如果学校培养出的都是一些“高分低素质”的所谓的人才,这对社会、对国家又有何意义呢?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就一定要站在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高度,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再次,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社会综合治理。给广大小学生提供一个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只这样才能巩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果。
总之,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的道德观念初步成型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就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从而更自觉、更稳定、更持久。为了培养一代“四有”新人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我们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当您赞助下载文档后,您只能预览,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直接或间接盈利),下载后请24H内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热心网友分享赠送,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预览参考。
1、打开文档需要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Office、WPS、Pdf、Cad、Rar、Zip等。
2、如遇下载失败、解压失败、文档缺失等问题,请通过【反馈】按钮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