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总是那样乐呵呵的样子,乐从何来呢?有人写一联描述这种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先不说这联对的工整如何,单说其内容,说弥勒佛笑别人可笑吗?这就对佛学太不了解了。佛家悲天悯人,怎会取笑他人呢?从心性学问的角度来讲,弥勒佛的乐不是来自外在的什么原因,不是因为看了什么笑话,不是因为遇到什么美事,这种“乐”叫自性之乐,是内在的乐。
心无挂碍,物我两忘,活在当下,心生大自在,这就是乐的根源,是源源不断的乐。
而儒家人讲的孔颜乐处,与佛家的乐有相似之处。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儒家讲的无意无必无固无我,空空如也,同样是一种无我之乐。
接下来我们就听厦门大学的博士生苏军敬在厦大文化讲堂上的演讲:“乐”——从儒与佛两个视角的探析。
你快乐吗?“孔颜之乐”,乐在何处?“常乐我净”,乐为何物?先圣的探索与时间,曾暗示着一个乐之境,我们何不一起去探寻你我皆有的本然大乐。
✅当您赞助下载文档后,您只能预览,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直接或间接盈利),下载后请24H内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热心网友分享赠送,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预览参考。
1、打开文档需要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Office、WPS、Pdf、Cad、Rar、Zip等。
2、如遇下载失败、解压失败、文档缺失等问题,请通过【反馈】按钮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