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谈中国文化的重量视频讲座

  • 阅读 650
  • 格式
  • 大小 0B
  • 百度网盘
  • 2014-05-13
  • 收藏

  余秋雨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一生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年—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

  1987年余秋雨到甘肃联合大学讲学,开办了戏剧创作班,成为联大的教授。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1992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由胡妙胜接任院长。

  2011年9月16日余秋雨重返甘肃联合大学,学校特聘他为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

  余秋雨多次出席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担任现场点评。

  人物评价:

  现代诗人公刘:“余氏带着属于自己却又想着众生的脑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出的来,回得去,进得去,出得来。体会这一点,即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了。”

  知名作家田崇雪:“我完全被他的大手笔大气势所折服,被余氏散文所体现的中华当代散文大灵魂、大气派、大内蕴、大境界所折服了。”

  著名作家王安忆:“我想《文化苦旅》至少是有一种勇敢,它的勇敢在于,它不避嫌疑地让散文这种日见轻俏的文体承载起一些比较重大心灵情节。”

✅当您赞助下载文档后,您只能预览,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直接或间接盈利),下载后请24H内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热心网友分享赠送,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预览参考。

1、打开文档需要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Office、WPS、Pdf、Cad、Rar、Zip等。

2、如遇下载失败、解压失败、文档缺失等问题,请通过【反馈】按钮提交。

最新文档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