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儿童的视野中,动画片是最具吸引力的儿童作品,在动画片的制作与播放过程中,除了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外,欢快的动画主题曲也别有聆听的吸引力,每个孩子往往是在观看过一部喜爱的动画片后也随之学会了其中的动画主题曲。
动画,是运动的艺术,它的内容是在屏幕播放的即时声画运动当中表现出来的。
动画的运动,不是客观实体的运动,而是完全虚拟的“幻觉”,是认为创造出来的运动,我们做一个动画,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运动的各种技巧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动画艺术的表现力。
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不像其他实拍电影那样,用胶片直接拍摄客观物体的运动,而是通过对客观物体运动的观察、分析、研究,用动画的夸张、强调等表现手法,一张张的画出来,连续放映。因此,动画片表现物体的运动规律既要以客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基础,又不能简单的模拟。他有自己的特点,动画中的运动要通过对客观运动的提炼和夸张。
研究动画片表现物体的运动规律,首先要弄清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掌握规律,处理好动画片中动作的节奏。
(一)时间
动画里所说的“时间”,是指影片中角色或物体,在某一动作时所需的时间长度。这一动作所需的时间长,其所占片格的数量就多;动作所需的时间短,其所占的片格数量就少。如《长白精灵》中,白眼狼和榆树婆婆在得意忘形之时,扭起了具有东北特色二人转风格的秧歌。所需要的时间长,片格数量就多。
(二)距离
“距离”可以理解为动画片中活动形象在画面上的活动范围和位置,但更主要的是指一个动作的幅度(即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终止之间的距离)以及活动形象在每一张画面之间的距离。如《长白精灵》中,参娃比较矮小,跑步时每一布的距离相对较小,而白眼狼身高腿长,跑步时每一步的距离相对较大。
(三)速度
所谓“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快慢。按物理学的解释,是指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再通过相同的距离中,运动越快的物体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慢的物体所用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在动画片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多。在《长白精灵》中,人物跑步的速度比走路快,即跑步所用的格数比走路用的格数少。人物跑一的格数是4张,而走一步的格数是5张。
✅当您赞助下载文档后,您只能预览,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直接或间接盈利),下载后请24H内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热心网友分享赠送,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预览参考。
1、打开文档需要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Office、WPS、Pdf、Cad、Rar、Zip等。
2、如遇下载失败、解压失败、文档缺失等问题,请通过【反馈】按钮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