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叔教音乐第三单元:简谱与五线谱的弹奏

  • 阅读 4542
  • 格式
  • 大小 0B
  • 百度网盘
  • 2015-07-06
  • 收藏

宋大叔说,对照五线谱弹琴很简单。本来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被那些搞音乐的人弄得好复杂。同时,也被很多没学过音乐的人想像的很复杂。其实,哪有那么复杂呢,不要被那些看上去很专业的东西吓到了。
    宋及正,著名音乐家、福音布道家,被人亲切的称为“宋大叔”。台湾人,祖籍山东。现居美国圣地亚哥(San Diego)。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后赴美国cha ttanoogo college进修。曾制作多项圣乐演唱带并在大陆录制长达50小时的音乐教学光盘——《宋大叔教音乐》。
    宋大叔自1999年起退休,应邀赴中国大陆讲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等),应邀赴多省的教会教导音乐,培训教会音乐事奉人才。
    这套《宋大叔教音乐》视频教程共有五个单元,星火重新整理了这五个单元的内容,分期上线与喜欢看音乐教学视频的网友分享。五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看谱学歌与基础乐理
    第二单元:指挥与领唱
    第三单元:简谱与五线谱的弹奏
    第四单元:作曲及和弦
    第五单元:和声与编曲
    本期分享第三单元:简谱与五线谱的弹奏。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 3种:高音谱号,亦称G谱号;低音谱号,亦称F谱号;中音谱号,亦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关于简谱,对于一般成年后开始学唱歌的朋友,会容易接受一些。首先大众对他有概念,7个阿拉伯数字谁都认识,这样可以“省很多事”,但是对于学器乐,恐怕就hold不住了。首先它可以记录的音区很窄,当然,你可以说简谱脑袋上和屁股上的点可以无限制的增加,但这么做,它就不用叫“简谱”了,五线谱也不用设置高音谱号以外的谱号了。其次没有调号,至少我个人不认同“1=G”“1=F”这样的标记也算是"调号"(参照基础乐理的音名与唱名法部分)。再者,简谱写不了总谱,当然,我也不认为2个声部的重唱谱等于“总谱”。总的来说,还是要用五线谱。

✅当您赞助下载文档后,您只能预览,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直接或间接盈利),下载后请24H内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热心网友分享赠送,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预览参考。

1、打开文档需要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如Word、Office、WPS、Pdf、Cad、Rar、Zip等。

2、如遇下载失败、解压失败、文档缺失等问题,请通过【反馈】按钮提交。

最新文档分享
确认删除?